•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浙江高校

2017年校庆节1忆往昔峥嵘岁月——纪念湖州师专迁建20周年

时间:2017年04月19日 信息来源:湖州师范学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湖州师专迁校前,校园占地面积只有38亩,在校生为1354名,平均仅占19.9平方米,而国际标准为6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平均仅占19.1平方米。而国际标准为30.49平方米,其他如教室、操场、行政用房、食堂、会堂等都大大低于国颁最低标准,成了远近驰名的“有校无园,有操无场”的高校。除了教室,办公室短缺,门生宿舍、食堂拥挤外,部分行政用房照旧1905年建造的教堂,破旧不堪;女生宿舍是50年代初的砖木结构建筑,昏暗潮湿,破陋不堪。

 
    今年恰逢湖州师专迁建20周年,在校庆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昔时师专的先生们,让我们追随他们的脚步,一同回忆迁建年代那些令人难忘的峥嵘岁月。


回望昔时事


    生命科学学院的退休教师杨金田回想起当时的黉舍,一共用五点来归纳:一是校园面积小。戋戋38亩校园被广场后路分隔为两个院子,俗称南院 (今中国银行湖州支行)和北院 (今湖州第一医院门诊部、住院部)。南院为教学区,北院为生活和行政区。师生从北院往南院上课,必沿校外的人民路穿过广场后路绕行,十分未便。二是教学用房紧。77级门生第一学期时还没有实验室,只能在黉舍食堂餐厅的饭桌上做化学实验。后来在现人民路与广场后路交叉口那个二层楼的底楼一时改建了两间无机化学实验室和有机化学实验室 (二楼为物理实验室),天平室设于楼梯底下的三角角落。三是教工人数少。无论是科向导、老教师,照旧实验员、小助教,大家挤在一个简陋的旧屋内办公、备课、批作业、论学术,尽管条件艰苦,但其乐融融。组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教研组,开展 “比学赶帮”运动,教师轮流做读书报告或教研心得,促进共同进步。四是教风学风优。当时照旧精英教育,高考录取率低,校外勾引力少,教师安心教育,门生乐学好问,晚自修的教室里座无虚席,秩序井然。经常有门生们向先生提出千奇百怪的题目追求解答,弄得我们这些小助教面红耳赤。如此倒逼教师千方百计钻研教材和参考资料,从而促进教学相长。五是人际关系好。全校不到百名教师,校长书记和通俗教师大家挤在一个狭窄的校园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当时既没有教授、博士,也没有 “省级名师”、 “钱江学者”,但大家都在尽心尽职。所以,人人关系融洽,个个心情愉快。
 

感触大发展


    现年80多岁的李广德教授是昔时中文系的先生,他曾在《1979-97和38亩空间》这篇散文中,说:(师专)38亩的空间,真的是太狭窄了!然而,就是在这螺蛳壳里,我们全校师生却演出了一场场绘声绘色的壮剧,获得了一项又一项的殊荣和奖励。而我,一个寻常的人,一个通俗的教师,同样是在这狭窄的空间,经过不懈的努力,从原来的一名中学语文教员,一步步晋升为大学的讲师、副教授、教授。这19年间,虽然时常感觉工作的劳累、生活的艰难、创作的费力,但是也常品味且享受婚姻的美好、家庭的幸福、空闲的自由。


    李教授虽然退休了,但仍然心系黉舍发展,他感触:“从黉舍搬迁到学士路,至今又曩昔了20年。校园扩大、人员增多、门生扩招、学院增设,从物质到精神都焕然一新、十新、甚至百新。譬如黉舍组织教授体检,教授人数已有100多人!而原来就一年评一个教授,我是第三个评为教授的,三校合并时只有8个教授。这转变简直无法形容!今天,师院人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比曩昔师专人好得多。黉舍大发展,卒业门生更是一届接一届,人才辈出,真的是‘桃李满天下’,令人惊讶、惊喜、惊叹……桃李芬芳,青胜于蓝,是所有教师最大的欣慰和光荣!”这几年,李教授坚持天天用电脑写作,上网络读书,用手机微信,也添加了黉舍的官方微信平台,关注黉舍动态,并与很多师院先生、同窗保持联系。
 

难忘师生情


    昔时虽然黉舍硬件设施简陋,但并不影响门生们刻苦学习,历史系的董惠民先生谈起昔时的师生情谊,特别很是感动。他说:“与门生打交道使人欣慰的东西不少,尤其是上世纪末的青年门生,他(她)们绝大多数单纯率直,极易相处。我每接受一个班级,精心斟酌选好班团干部,便放手让他(她) 们各尽其责,我只需到时催问提示一下即可。10多年的班主任干下来,我便有了一大批“自满学生”,很多年后他(她)们中很多人已成了向导干部,教学主干,社会精英,虽说我与他(她)们不常联系,他(她)们的成才也全赖各自的努力奋斗。但我每次听到有关门生提高的新闻,心中依然为之欣慰,是由于他(她)们的存在,才使我看到我曾经的支出多少有些价值。” 
 

    1984年从杭州大学中文系本科卒业来我校工作的余连祥先生是昔时的青年教师之一,他说当时教职工的留宿条件也很艰苦,住在当时老教堂的三楼阁楼,低矮、阴暗,但工作干劲十足。他说:“昔时写作先生是中文科最费力的,尤其是年轻助教,有改不完的作文。写作教研组的组长是周凤鸣先生,另一位老教师是科副主任李广德先生。我和程民则为帮助改作文的助教。首次教研运动,周先生就公布:程民追随李先生教通俗班的写作,我追随他一路教文秘班的写作。文秘班第一学年上基础写作,第二学年上秘书写作。随后再去上两年通俗班的基础写作,中文科的写作就上“通”了。开学后我就随堂听课,认真记笔记,一节不落。周先生的写作理论是,门生作文水平的进步是靠教师批改作文“改”出来的,天然就要求“精批细改”。门生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甚至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都要逐一改出来,还要写细致的评语。每次作文改完后要写批改小结,供讲评作文用。”

 
    在工作之余,昔时的青年教师也会结伴去人民广场晨跑、打篮球,在食堂里学打羽毛球。在校园里找一小块空地,七八小我围成一圈,垫排球。“那些与我年龄相仿的门生称我是‘空前年轻的班主任’。为了表现“老成”,警惕蓄那么一二公分长的小胡子。”余连祥先生笑言。


    虽然在如许艰苦的环境下,但黉舍师资力量丰富,为振兴浙北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培养了大批良好人才。优秀的校风,也激发了教学科研的发展。黉舍于1989年曾获国家教委奖励,1991年被授予浙江省高校先辈下层党组织荣誉称号,1992年被评为浙江省通俗高等黉舍实习评估A级黉舍,1993年被评为浙江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辈高等黉舍,1994年被国家教委、国家语委评为“推广通俗话,推广规范字”良好级达标单位,在全省的教学检查评估中,名列师范院校前茅。



上一篇:我校教师李茂森荣获“湖州十大卓异青年”称号
下一篇:师院消息第53期
(作者:佚名 编辑:湖州师范学院)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